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评论家 > 李雪峰 > 详细内容
浅谈“地域书风”
作者:李雪峰  发布时间:2015/4/1  阅读次数:3812  字体大小: 【】 【】【

浅谈“地域书风”

                                   李雪峰  

李雪峰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基础。在不同的地区,由于风土人情、地理特征、气候环境、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社会结构的不同,反映在书法艺术上,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域书风”。通俗地讲,导致书法风格差异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地域背景的差异。书法地域风格的形成亦源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书法家创作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例如,战国时代,列国纷争,诸侯争霸,各国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文字异形,书法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以金文为例:齐、鲁金文,手书意味极强,线条流畅,仿古拟古风气很浓,追求古朴端庄;秦、晋金文,法度谨严,方整规矩;楚、越金文书风,书体奇巧多带纹饰,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燕、赵金文书风,以茂密壮实为特征。在中国历史上,东晋、南北朝时期因地域之分而造成文化色彩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相应地,该时期特殊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书法艺术亦具有许多不同的地域风格,诸如“洛阳体”、“建康体”、“北凉体”等。(参见孟云飞著《书法风格研究》)通常认为,北方书法以碑为主,书法整体风格表现为博大、宏伟的阳刚之美,一般以静态字体如楷、隶、篆为多,笔法峻利,风格粗狂、雄浑、高古;南方书法以帖为主,书法整体风格表现为秀丽、雅致的阴柔之美,一般以动态字体如行、草居多,笔法细腻,风格潇洒、飘逸、秀美。在中国北方,居住的环境多是广阔的平原、无垠的沙漠、雄伟的山川,受环境的熏陶,人们自然而然就有了粗犷、豪迈、开阔的本色;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春花秋月、水土柔和,人们的感情细腻缠绵、富于幻想。因此,南方书法多阴柔之美,北方书法多阳刚之气。

       涉及到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的著述在宋代即有出现。北宋欧阳修《集古录》曰:“南朝诸帝笔法虽不同,大率意思不远,眇然都不复有豪气,但清婉若可佳耳。南朝士人气尚卑弱,字工书者率以纤劲清媚者为佳。”南宋赵孟坚云:“晋、宋之下,分而南北,有丁道护襄阳《启法寺》、《兴国寺》二石,《启法》最精,欧、虞之所自出,《兴国》粗甚,如出两手。天不寿精而寿粗,良可叹也。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谓之‘毡裘气’。”继明代董其昌的“画有南北宗”之说后,清人冯班在《钝吟书要》中发挥了董其昌关于“画有南北宗”之说,认为“画有南北,书亦有南北”;钱泳在《履园丛话·书学》中也说:“画家有南北宗,人尽知之;书家亦有南北宗,人不知也。”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地理环境的差别对于书法风格的影响,提出了书法南北之分,但并没有深入。对中国地域的南北差异导致书法风格差异做比较系统研究的,当推清代朴学家阮元。对此,他写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首先以当时南北书家的区域来区分南北书派,进而追溯南北书家的传承关系,以及南北书法景观的差异。梁启超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从“精神的文明与地理关系”立论,详细探讨了南北地域对风俗民情以及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参见吴慧平著《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99月)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地域书风,是人们在传统经典学习中所产生的不同地域审美的差异化风格表现。诸如所谓的“中原书风”、“辽海书风”、“江汉书风”、“岭南书风”、“燕赵书风”、“长安书风”、“吴门书风”、“巴渝书风”、“广西现象”等。如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现代书法展览机制的勃兴而产生的“中原书风”。它直接肇始于中原古法,以厚重的中原文化为依托,以三代甲金、先秦篆籀、两汉摩崖、北朝碑刻为载体,融会晋唐以降“二王”帖学书风,形成了一种雄强、博大、苍茫、浑朴、古拙而不乏灵气的整体风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着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风尚。“中原书风”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域、文化及时代背景。“中原书风”形成于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地区之一,有着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文字作为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基础,其发源地、进化、完善、成熟的漫长过程大体上是在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进行的。因此,河南有着数量极其庞大的早期文字和书法遗存。在河南成长的书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这些书法遗存的影响和浸润,因此,有着与生俱来的雄强质朴、厚重稚拙的风格基因。河南书家取法篆隶、甲骨、魏碑、章草者数量既多,对于其中质朴拙重精神的领悟也较为准确而深刻,这是形成“中原书风”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地域因素。再如,1993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展,被评为一等奖的10件作品中,来自广西的作者占据了4位。一时间,大家对此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心,将这个事件称为广西现象。这4件获奖作品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书法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追求一种崭新的视觉效果。对于广西现象,当时,人们却褒贬不一,有人甚至提出了重形式,轻内涵;重制作效果,轻功力学养的质疑和批评。现在看来,应该说广西现象是一种书法审美拓展的表现,是一种独特的“地域书风”。

目前,在国展强大的助推作用下, 受“二王”冲击波的辐射和全国流行展览书风的影响及同化,“地域书风”的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张扬和觉醒,越来越多的地域书风开始趋同,地域符号越来越不鲜明。其实,一个民族艺术的地域风格越多,它的艺术风格就越丰富,民族艺术的前景就越广阔。因此,“地域书风”应取长补短,认真思考自己的核心价值,挖掘自身的真正魅力。只有这样,才不致于随波逐流。

有学者认为,地域书风不能简单地等同一两位地域代表书家的书风。我们现在的地域书风大多不太成熟,很多地区的地域书风缺少深刻的地理标志和文化内涵。在全国展事频繁的当下,国展获奖及入展作品风格,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国书法爱好者的审美与取法,融合成为“潮流”。同样是学习“二王”,南北方书家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演绎,如果复印机似的简单盲从,缺少深入思考的简单抄袭,只能让展览千人一面,这种遍贴“二王”标签的现象,或多或少折射出当代某些书法爱好者的肤浅、浮躁和功利性,于祖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当然,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地域书风”,不宜以某一地方流派相标榜,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追求更大的发展。因此,书法家既要继承地域文化给予的恩赐,又要突破地域文化带来的局限,以求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来源:名家名品信息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更多...新闻头条
推荐名家
更多...推荐书画家

 

        联系人:张志军 18638673083   QQ:380881187 QQ: 1207985816   

邮箱: 380881187@qq.com 

    版权所有:名家名品信息网 mjingpin.com

备案号:豫ICP备:14020361号

工信部网站

版权声明